首页
试题库
国开试题库
超星学习通
知到智慧树
蚂蚁庄园今日答案
登录
标签
上海开放大学
《新婚别》是写一对“暮婚晨告别”的新婚夫妻, 头一天结婚,第二天丈夫就被征兵了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0
0
安史之乱,杜甫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,当讨伐叛军的劲旅——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,他写了《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》的诗,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1
0
《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》是杜甫为严武送行而写的,杜甫送行一直送到绵州(今四川绵阳),送出好几百里,最后在绵州城外 30 里的奉济驿依依惜别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0
0
天宝三年(744年)四月,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,两人相约同游梁、宋(今河南开封、商丘一带)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9
0
《丽人行》描写杨贵妃的兄妹奢侈的生活和擅权乱国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1
0
洞庭湖水触动了家国之忧、身世之慨,杜甫写出了千古绝唱《登岳阳楼》。诗云:“昔闻洞庭水,今上岳阳楼。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。”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1
0
杜甫在四川漂泊了十一年,在湖北、湖南漂泊了两三年,770年冬,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0
0
大历五年(770年)冬,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。时年五十九岁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1
0
在《江汉》中,杜甫表达的是动荡的生活并未使他产生归京的念头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1
0
“岁暮远为客,边隅还用兵。烟尘犯雪岭,鼓角动江城。”这是杜甫《岁暮》中的名句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9
0
《历历》是杜甫所处时代的转折,由安史乱前转向乱后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0
0
细小的描写使杜诗叙事方式有别于此前的叙事诗。从概括描写走向写具体事件片断,更少夸张,更多真实感。故事性被冲淡,生活色彩加强。如“三吏”、“三别”等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0
0
生活折磨了杜甫,也成全了杜甫,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,看到人民的痛苦,也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,从而写出了《兵车行》、《丽人走》、《赴奉先咏怀》等现实主义杰作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9
0
梁启超称杜甫为“情圣”(《情圣杜甫》)杜甫的感情世界里,更多的是对他人对故土的关怀与思念,感人肺腑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2
0
杜甫走向现实主义,是从二十五到三十四岁十载长安的困守开始的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1
0
杨伦说:“自六朝以来,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,陈陈相因,最为可厌。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,上悯国难,下痛民穷,随意立题,尽脱去前人窠臼”。这里的“子美”指的是杜甫的父亲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3
0
在《遭田父泥饮》中,杜甫描绘了自己和乡间乡绅喝酒的情形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0
0
《忆弟二首》,“即今千种恨,惟共水东流。”是回想当初仓皇逃难 ,未料竟成和兄弟长别的触景伤情和感慨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2
0
《无家别》写的是少年男子被征服役的事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1
0
杜甫的《艳曲》“江清歌扇底,影旷舞衣长”,来自庾信“绿珠歌扇底,飞燕舞衫长”(《和赵王看妓》),意象启发引起联想,产生类似诗句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2
0
«
1 ...
62
63
64
65
66
67
68
...100
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