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试题库
国开试题库
超星学习通
知到智慧树
蚂蚁庄园今日答案
登录
标签
上海开放大学
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,是杜甫《春夜喜雨》中的名句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0
0
后世注释杜集的在百种以上,较流行的有仇兆鳌《笺注杜工部集》、钱谦益《杜诗详注》、杨伦《杜诗镜铨》、浦起龙《读杜心解》等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0
0
“杜甫似乎不是古人,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。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!”这是鲁迅说的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2
0
在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,他写了两千多首诗。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《又呈吴郎》《遭田父泥饮》《诸将》《秋兴》《岁晏行》等都是这时期最优秀的作品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9
0
杜甫《忆昔二首 》,第一首是回忆安史之乱发生后,肃宗即位以来混乱的政局,重点批判肃宗宠信宦官李辅国和皇后张良娣的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0
0
《春夜喜雨》、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、《蜀相》、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、《登高》、《登岳阳楼》等大量名作,都是在安史之乱前写下的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9
0
杜甫的很多叙事诗作为抒情来写,融入强烈的抒情。如《羌村三首》写与家人、邻里相见,表现悲喜交集的心境:悲哀、同情、无可奈何,交错在一起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1
0
《垂老别》是写中年从军者极度的悲伤反常心理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1
0
《月夜》一首是杜甫在长安尚未被叛军攻破的时候写下的,表达思妻怜子之情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0
0
“五十白头翁,南北逃世难。疏布缠枯骨,奔走苦不暖。已衰病方入,四海一涂炭,乾坤万里内, 莫见容身畔。”这首诗的题目是《江南逢李龟年》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9
0
杜甫那种写实的“诗史”精神,在后代诗文中得到了大力的发扬。舒岳祥《题渊少白诗》称:“燕骑纷纷尘暗天,少陵诗史在眼前。”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0
0
“乱世诛求急,黎民糠米乞窄。饱食复何心?荒哉膏粱客!”出自于杜甫的《白帝》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0
0
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,是《春夜喜雨》里的名句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0
0
“仰面贪看鸟,回头错应人”,出自于杜甫的《漫成二首》其一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1
0
杜甫的诗章,标志盛唐诗人尚未把眼光转向底层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1
0
“芹泥随燕嘴,花蕊上蜂须”,出自于杜甫的《独酌》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1
0
最早、最全面反映战乱灾难的是杜甫。写战争许多重要事件,写百姓在战争中的苦难,以深广生动的形象,展现战火中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,被称为“诗史”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1
0
杜甫的《宿江边阁》“薄云岩际宿,孤月浪中翻”,来自何逊“薄云岩际出,初月浪中生”(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》)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0
0
李商隐七律没有受到杜甫律诗组织严密而跳跃性极大的技法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0
0
杜甫一些诗篇既叙事件经过,又用力于细部描写,从细微处见出真实,展开画面,把人引入某种氛围、境界,如《北征》。
上海开放大学
lk
1月前
10
0
«
1 ...
60
61
62
63
64
65
66
...100
»